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是由闽东工农红军独立师和各县游击队集结我县棠口村整编而成的。新六团北上抗日后部队不断发展壮大,番号几经变更,现仍保留建制,名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20集团军58师172团。这支英雄的团队自19311932年秋组建以来,南征北战,前赴后继,经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土地革命、抗美援朝、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参加大小数百次战斗和战役,威震敌胆,屡建奇功。陈毅曾赞誉新六团“可做本军的模范”。
“七•七”事变后,闽东党组织向国民党当局提出和平谈判,国民党当局坚持“北和南打”的策略,拒绝和谈。闽东独立师以强有力的武装斗争支持和配合闽东党组织与国民党当局和平谈判。1937年8月,独立师2纵队在宁德母亲岭一役全歼保安2旅1个加强连;10月,独立师2纵队在政屏游击2支队的配合下,攻克国民党谈判代表黄苏的副官陆凌汉老家,打跨谢坑民团,迫使当局重启和谈。是年底,和谈达成5点协议,划屏南为红区,公开发表《中国共产党闽东特委共赴困难宣言》。
1937年11月,闽东独立师和各县红军游击队1300多人集结宁德桃花溪(后转移宁德石塘和屏南玉洋)集训,1938年1月26日移师棠口。随后,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长李子芳和叶飞同志从南昌军部返回棠口,在棠口圣公会教堂操场正式宣布:闽东红军独立师奉命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下辖3个营,共1300多人,团长叶飞、副团长阮英平。团部设在修女楼(姑娘厝),一营驻潘美顾医院,二营驻教堂,三营驻淑华女学校。2月4日叶飞率团部移驻县城双溪,团部设在陆氏宗祠,部队分驻于圣人庙和明伦堂。2月14日,六团分别从棠口、双溪两地出发北上抗日。政屏游击支队编入2营第6连,政屏游击第二支队编入1营2连,闽东游击支队编入团部特务排,屏南其他游击武装编入第3营,共计100多名。“屏瓯独立营”等100多人编入新四军第三支队第5团饶守坤部, 同期北上抗日。
在我县整编的20天中,六团官兵和新四军战地服务团成员,开展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活动。一是保留骨干力量,加强后方党的工作, 任命范武人为闽东特委书记,王助为特委宣传部长;在屏南成立六团留守处,林萍任主任,罗富弟任书记、张家镇等留在政屏县委工作。六团北上后,“政屏县委”、“屏瓯县委”以及后期建立的“屏古瓯县委”、“城工部屏南工委”,继续坚持武装斗争直至解放,赢得“红旗不倒县”的美誉。二是组织声势浩大的抗日宣传,唤起民众觉醒。广泛组织农民、教师、学生、职员及各界人士参加示威游行;组织晨呼队,每天高唱歌曲,高呼口号;战地服务团在双溪、棠口等地演出多场文艺节目《流亡三部曲》、《放下你的鞭子》等。三是团结爱国人士,建立统一战线。六团领导在双溪、棠口先后召开社会各界人士座谈会,介绍中日战争形势,宣传抗日道理。把“双溪青年修养会”改造为“抗日后援队”。四是纪律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 六团进驻棠口、双溪,都是住满公房后才住民房,重活脏活抢着干,与国民党军队形成鲜明的对比。百姓家家户户自觉给六团送年糕送蔬菜等,西村叶姓家族特地抬两头肥猪到团部跟叶飞同志“会亲”,军民鱼水情深的场景老同志至今记忆犹新。
1938年3月,六团抵达皖南,经短期军政训练后,开赴苏南茅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1939年5月,奉命以“江南抗日义勇军”名义东进,建立锡澄虞抗日根据地。1940年初,改编 为新四军挺进纵队1团,苏北指挥部1纵1团,北渡长江,执行发展苏北的任务。“皖南事变”后改编为新四军第1师第1旅,创建苏中根据地和坚持苏中3分区的抗日斗争。1945年改编为苏浙军区第四纵队,南下天目山,转战苏皖浙边区。参加大小战斗数百次,歼敌数万人,取得夜袭浒墅关车站、火烧上海虹桥机场,郭村保卫战、半塔集战斗、黄桥决战、车桥战役等重大胜利。抗战胜利后改编为山东野战军(即后来的华东野战军)1纵1旅。
六团撤离东路地区时,留下刘飞、夏先、叶忠诚等36名伤病员,1939年11月,以伤病员为骨干组建“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路司令部”。新“江抗”成立后,开展灵活机动的游击战、首战梅李、恶战阳沟楼、血战张家浜、火烧桐岐庙,大闹伪军头目包汉生寿辰,夜扰顽军马东鸣婚宴,围剿胡肇汉等数十次战斗,部队发展到3000多人,被称为“江阴老虎”。皖南事变后改编为新四军6团18旅,抗战胜利后改编为山东(后华东)野战军1纵2旅。《东进序曲》、《芦荡火种》、《沙家兵》等影剧反映的就是这一段史实。
1946年,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撕毁《双十协定》,大举进犯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以六团为基础组建的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开赴华东、中原战场,先后参加了鲁南保卫战、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菜芜战役、孟良固战役、豫东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上海战役等大小战役战斗100余次。原军委副主席称之为“百旅之杰”。1949年2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从一个团发展为一个军,闽东儿女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的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这是闽东人民的骄傲。
白水洋旅行社电话:0593-3380077 3382777 3338767
传真:0593-3324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