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屏南县双溪、棠口两地中小学校开展一系列纪念新四军六团北上抗日70周年活动,他们组织学生瞻仰“北上抗日纪念碑”,参观当年新四军六团团部和叶飞将军住址,听取离退休老干部讲述当年新四军六团在屏南开展抗日救亡和北上抗日与“沙家浜”的故事,使学生们爱到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永远的丰碑
——纪念新四军六团北上抗日七十周年
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70年前中华民族存亡危在旦夕的历史时刻,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1380余名战士奉命汇聚屏南,改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而后开赴抗日前线。
1937年 “七七事变”,全国抗日战争爆发。事变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宣言,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日。在中国共产党诚心努力下,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1937年12月31日,中共闽东特委与国民党福建当局达成了停战共赴国难的协议,并在《福建民报》发表了《中国共产党闽东特委共赴国难宣言》,称“我们根据本党中央共赴国难宣言之原则,以极大的努力与诚意与军政当局进行了和平团结共赴国难之谈判。虽因种种之原因,一时未实现,但最后终由于我们之努力而获得了军政当局之谅解,和平团结共赴国难初衷实现了!”
就在此时,新四军军部顾玉良奉周恩来之命来福建寻找闽东红军和特委领导人叶飞、阮英平、范式人等同志,传达党中央关于把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并北上抗日的指示。接着叶飞与顾玉良一起奔赴南昌新四军军部接受了任务,叶飞返程经福州时,从省政府主席陈仪手上领到了七百套军服和数千元经费。随后闽东特委下令,闽东独立师和各县红军游击队汇集屏南县棠口村整编北上抗日。1938年1月27日,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长李子芳在屏南县棠口圣公教堂操场正式宣布闽东红军独立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叶飞任团长,阮英平任副团长。团部驻县城双溪,大部队驻扎在棠口。
新四军六团在屏南整编的20多天时间里,当地掀起了爱国救亡运动高潮。叶飞在棠口召开各界人士座谈会,传播革命真理和中国共产党全民抗战主张。组织抗日后援会、贫农团、儿童团,办民众夜校,读红色课本,唱革命歌曲,军民共制作飞机、坦克、炮车等模型,在棠口街上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示威游行。双溪是当时屏南县城,叶飞等六团领导热情联系国民党县长等官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共商抗日救亡大事。六团指战员在双溪街头设坛演讲,宣传形势,唤起民众支持抗日救亡。当年屏南县初级中学(现在屏南二中)师生纷纷响应,积极参加抗日救国宣传活动,集会,演讲,举办文艺晚会,组建“晨呼队”,坚持每天早晨集队到主街道,呼喊抗日口号,唱抗日歌曲,各界人士纷纷参与,双溪镇有30多名热血青年报名参加新四军。棠口乡西村叶姓家族还特地抬两头肥猪到团部同叶飞将军会亲,慰劳新四军。
1938年正月初八,叶飞在双溪陆氏宗祠宴请了国民党县长熊方和各界代表。席间,叶飞以“一根筷子一折就断,两根筷子用力才能折,十根筷子一把就折不断”为形象比喻,号召大家同仇敌忾,团结一心,共同抗日。至此,屏南的抗战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1938年2月14日(农历正月十五日),新四军六团分别从棠口、双溪出发,踏上抗日的征程。清晨,邻近十几个村庄共数千名群众同新四军挥泪作别,欢送的鞭炮声不绝于耳。
在八年浴血抗战中,由闽东人民子弟兵改编的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全体将士骁勇善战,征战苏浙皖南、北、中的广阔战场上,参加大小战斗数百次,歼敌数万人,取得夜袭浒墅关车站、火烧上海虹桥机场、郭村保卫战、半塔集战斗、黄桥战斗、车桥战役等重大胜利。
六团撤离东路地区时,留下刘飞、夏光、叶诚忠等36名伤病员在阳澄湖坚持斗争,组建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路司令部,开展灵活机动的游击战,这就是脍炙人口的革命京剧《沙家浜》所反映的军民鱼水深情的那一段史实。
历史不能忘记。新四军六团北上抗日在屏南整编,是中国抗战史上的一件大事,他不但为闽东革命历史增加了光辉的一页,也为闽东人民树立了一座精神丰碑。时间虽然过了70个年头,而新四军的革命豪情仍在老区人民的心头激荡。
白水洋旅行社电话:0593-3380077 3382777 3338767 传真:0593-3324169